《坠落的审判》:双方的亲密关系应该在公共场合审判吗

游光掠影

作者:绿毛水怪

发布于2024-05-10 16:16:39 +订阅

  《坠落的审判》是一部由法国导演朱斯汀·特里叶执导的法庭悬疑片,于2023年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,并最终斩获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剧本两项大奖。

  影片通过一桩悬疑的死亡案件,展现了一场错综复杂的法庭审判过程,深入探讨了人性的阴暗面和道德的模糊地带。总的来说,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佳作,演员表演出色,剧本环环相扣,能够引发观众对人性和正义的深度思考。

  影片由法国著名演员桑德琳·基贝兰和伊莱亚·苏雷主演,两人分别饰演被告席上的妻子和死去的丈夫。桑德琳凭借细腻入微的演技,完美诠释了一个面临丈夫离奇死亡、自身也深陷谜团的复杂角色,将人物的脆弱、坚强、无助与狡黠等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,难怪能获得戛纳影后桂冠。

  导演朱斯汀·特里叶是法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,擅长通过个人化的视角来讲述复杂的社会议题。他的上一部作品《乳牙》就以儿童的视角切入,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与虚伪。

  在《坠落的审判》中,他再次发挥擅长的细节刻画功力,通过蛛丝马迹般的线索,一步步推进案件真相的揭开,可谓悬念迭生,引人入胜。同时,他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剖析人性的机会,通过案件各方的博弈,审视人性在极端处境下的复杂性。

  影片改编自西班牙小说家哈维尔·卡萨斯的同名小说。原著从一宗悬疑死亡案讲起,通过法庭审判的过程,逐渐揭开死者生前的种种秘密,并借由此发掘人性的深度。

  影片在忠于原著框架的同时,又根据电影语言做了一定改编,增添了更多戏剧冲突。同时,导演将法国的司法体系移植其中,赋予了作品更多法国社会的现实意义。

  《坠落的审判》以一宗"丈夫坠楼身亡"案为切入点,讲述了妻子受审的过程。影片节奏紧凑,情节反转不断,对案件真相的揭示一波三折。

  同时,它也通过对人物的刻画,展现了人性在极端处境下的复杂性。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难言之隐,每一个人物又似乎都有合理的辩解。是非对错,早已模糊难辨。影片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判决,却给观众留下了广阔的讨论空间,引发人们反思司法正义与道德良知的边界。

  在Samuel向Sandra抱怨时间不够,希望她多带娃却遭到拒绝后,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激动。Sandra走到丈夫身边安抚他,并用温和平静的语气对他说着什么,即使在法庭上面对关键审判,她大部分时候也是如此镇定。

  然而,丈夫并没有因为她的安抚而冷静下来。他坚持己见,表示不想再围着妻子的安排转了,要求Sandra把他认为原本属于他的时间还给他,"你欠我的。"

  很明显,这句话激怒了Sandra。她马上回击丈夫,"我不欠你任何东西,这都是你自找的。"

  当Samuel又一次指责Sandra只顾自己,不顾她的出轨行为给他与儿子Daniel带来的伤害时,Sandra彻底爆发,开始向丈夫猛烈开火。一串串话语如炮弹般射向丈夫,诅咒丈夫目前的一切困境都是他自己造成的,要怪就怪自己,怪自己放不下自尊,怪自己对失败的恐惧,怪自己一事无成。

  再回头看看开头那句"我爱你",结局有多惨烈,它就有多讽刺。

  这段10分钟的夫妻撕逼大戏,是整部电影的核心。它或许不是Samuel与Sandra婚姻生活的全部真相,但却将他们的关系本质,以及各自的人格特征呈现得淋漓尽致。如此真实,如此残酷,绝望到令人窒息。以至于第二天,当身为双性恋的Sandra与一位女性采访者在家里谈笑风生后,Samuel选择从阁楼的窗口跳了下去。

  顺便说一句,就是在这幕戏过后,我在心中确信,Samuel死于自杀。

  前一天的争吵,是他试图为自己的婚姻与人生寻找出路的最后一次奋起,只是他再次失败了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失败和绝望。他正是死于这种失败与绝望。

  当一个人内心不够强大,无法支撑起摇摇欲坠的精神内核,又无法对外发出有效攻击时,他只能攻击自己。而当他最后的防线被彻底击溃,也就是他用最极端的方式攻击自己的时候。

  而以Sandra的理性、冷硬与强悍,她可能在精神上杀死丈夫,但绝不会真的下手谋杀他,实在没必要。

  Samuel曾经风光过,身为作家、大学教师的他从内到外魅力四射,所以Sandra选择了他。两位知识分子结合的婚姻,用她跟儿子说的话是:"灵魂伴侣"。无论事后这句话听上去有多虚伪,但有一点毫无疑问,他们曾经非常相爱,非常幸福,只是这一切都在儿子出事后改变了。

  儿子Daniel在该Samuel接送的时间,由于他没有及时到场而发生意外,导致视力严重受损。一年的治疗又让夫妻俩面临财务危机。在愧疚、悲痛与焦虑中,Samuel选择带着妻儿由伦敦回到法国乡下老家。也是从那时起,他的写作无法为继,开始与妻子分居。

  他们的爱,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死去。

  Samuel出于对儿子的愧疚,选择减少教学,在家教育Daniel,同时操持家中的粗重活;Sandra则似乎不受他们的影响,继续自己的写作之路,一本接一本地出书。

  在Samuel看来,他在为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好而努力付出。他为妻子的工作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,他们的生活都在围绕Sandra的安排而安排。这些认知背后,向妻子发出了一个潜在的需求:在情感与精神上满足他,并给予相应的回报。

  在Sandra看来,丈夫选择回乡,对她一个德国女人来说并不友善;选择自己在家教育儿子也不明智。他中断了写作,他郁郁不得志,这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,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至于他的情感与精神,那是他自己需要处理的事。而回报,在她看来是一种道德绑架。

  这段婚姻,至此已名存实亡。

  一段美满的婚姻需要双方共同经营,需要彼此满足对方的需求,给予支持和理解。而当两个人在婚姻观和家庭观上存在根本分歧时,这段关系注定难以长久。

  或许在一帆风顺的日子里,这些问题尚不明显,双方还有足够的心力去包容彼此。但当生活遭遇挫折,甚至跌入谷底时——恰恰是最容易对伴侣产生不满,也最需要对方支持的时刻——我们的爱是否还有足够的力量支撑?我们与伴侣的关系能否维系平衡?

  我想,每段婚姻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的考验。唯有在危机时刻,才能窥见一段关系最深处的真相,看清伴侣最真实的一面。

  Samuel看似完美的外表下,有一颗骄傲敏感而脆弱的心灵。当儿子遭遇不幸,事业陷入低谷,在内外交困的重压和自尊心的驱使下,他选择退出原有的生活圈。这其中难免有逃避现实的成分。

  正是这种自尊,让他不甘于"失败",试图重拾写作事业,却屡屡碰壁。一次次的挫折让他的自尊雪上加霜,精神状态每况愈下,甚至萌生轻生的念头。他竭力挣扎,却力不从心。对他而言,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。他需要一个理由来维护自尊,而身边最亲近的人,往往最容易成为出气筒。

  Sandra表面上独立知性,冷静自持,内心却冷漠自私,虚伪狡诈。在她眼中,婚姻如同一辆双人合作的出租车:各司其职,井水不犯河水。你遇到困境,就自己去解决,别来影响我。倘若你无力承担,那是你能力不足,怨不得别人。

  她口中说着"我爱你",却不愿在丈夫最需要时给予支持,反而选择背叛婚姻。被发现后,又将这种伤害合理化。在她看来,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无可厚非。她用理性去衡量婚姻,划分责任,却忘了爱才是婚姻的根基。当责任的分量越来越重,爱的天平就会越来越轻。一段完全建立在责任之上的婚姻,无异于宣告了爱的死亡。

  由于缺乏爱,Sandra对Samuel的困境无动于衷。她只看到丈夫身上的缺陷和阴暗面,却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同样的问题;看不到丈夫阴暗面背后渴望被爱的心,或者说根本不屑一顾。

  我无意探究她在丈夫的死亡中应承担多大责任(在Sandra这样的人看来,Samuel要为自己的软弱负全责),但正是她那番冷酷无情的话语,直击Samuel的痛处,彻底摧毁了他最后一丝求生的意志。

  Samuel死后,Sandra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丝悲伤或愧疚,仿佛死去的不是她的爱人,而是一个陌生人。她只关心如何摆脱嫌疑。直到儿子听完庭审,拒绝与她共处一室,她的眼泪才第一次落下。

  Daniel是父母支离破碎的婚姻没有解体的重要原因。在Daniel面前,Samuel和Sandra竭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,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。这无可厚非,但当Samuel留给儿子的是一具血泊中冰冷的尸体,当父母真实的婚姻状况和个人形象在法庭上血淋淋地暴露时,这种可怕的创伤,年幼的Daniel又该如何承受?

  对于深爱父母的孩子来说,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?

  相比之下,用离婚来妥善解决无可挽回的婚姻,反倒是一种仁慈。

  法庭最后,Daniel回忆起父亲去世的情景,他平静简短的描述,仿佛这个几乎失明的孩子已经看透生死,令人唏嘘不已。

  而赢得官司的Sandra,却在黑暗中将儿子的导盲犬拥入怀中,安然入睡,而那在整部剧中一直是丈夫鬼魂的替代品——那只导盲犬也安然的躺在了Sandra的身边。

  这或许是他们这场婚姻原本该有的样子。

  《坠落的审判》的核心在于探讨人性的复杂性,揭示人性在极端处境下的多面性。影片通过对案件各方的刻画,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。死者生前看似人畜无害,实则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;妻子看似无辜受害,却也似乎另有隐情;法官、律师、证人等各方人士,也都有着自己的私心杂念。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,每个人也都在极力为自己辩解。是非黑白,变得模糊难辨。

  而在全篇中,唯一一个有效证据的,仅仅是那段10分钟的录音。导演朱斯汀反复写了60遍的这段吵架真的非常让人震撼。(很建议大家去看原片)

  影片在审判过程中设置了多个悬疑反转,每一次真相的揭开,都会对人物命运产生重大影响。比如,当妻子隐瞒的不轨事实被揭发时,法官和陪审团对她的同情瞬间荡然无存;当死者生前的秘密被曝光时,案件又出现了新的转机。正是这些反转,构建了案件真相的复杂性,也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饱满。

  通过对案件的审理,影片探讨了许多深层次的议题,比如,婚姻关系中的权力与控制,人性在极端处境下的自我保护,司法审判的局限性,以及道德判断的模糊地带等。影片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是非判决,而是通过案件细节的展现,引发观众思考。这种开放式的结尾,给人留下了广阔的讨论空间。

  《坠落的审判》的题材并不新颖,国内外都有不少以法庭审判为主线的影视作品。比如经典美剧《嫌疑人》,也是通过一宗谋杀案的审理,揭示人性的复杂;再如日本电影《白日梦》,同样审视了一宗死亡案件背后的人性困境。

  但《坠落的审判》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没有止步于对案件真相的追寻,而是借案件之机,对人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。无论是死者、妻子,还是法官、律师等配角,都成为了导演剖析人性的对象。同时,影片对法国司法体系的展现,也让它多了一层现实意义。

分享到:

APP精彩推荐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